中国男子混接最弱一环竟被一位00后小伙打破,成绩直接碾压全国纪录!_俊儿_蝶泳_孙佳俊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18:08 点击次数:167
中国男子混接最弱一环竟被一位00后小伙打破,成绩直接碾压全国纪录!
全国游泳冠军赛男女4X100混决赛的第三棒蝶泳较量,原本被看作“湖北VS广东”的普通对决,结果却爆出惊天冷门。 广东队陈俊儿游出50秒87的分段成绩,直接碾压李朱濠保持的100蝶全国纪录(50秒96)。 更让人震惊的是,过去三年中国男子混接的蝶泳棒次从未有人游进51秒,而陈俊儿这一枪,直接把短板变成了杀招。
“最弱一环”曾让中国队奥运夺冠都心惊胆战
中国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队,向来是仰泳、蛙泳、自由泳“三强带一弱”的配置。 徐嘉余的仰泳、覃海洋的蛙泳、潘展乐的自由泳,个个都是世界顶级,唯独蝶泳成了拖后腿的“老大难”。
巴黎奥运会上,中国队虽然夺冠,但过程堪称惊险。 第三棒孙佳俊的蝶泳分段51秒19,比美国队慢了近1秒,全靠潘展乐最后一棒自由泳逆天的45秒92强行填坑。 就连教练组都承认:“如果蝶泳能快0.5秒,潘展乐的压力至少减一半。 ”
展开剩余77%
更尴尬的是,过去两年国际大赛中,中国队的蝶泳棒次始终卡在51秒门槛外。 王长浩的最好成绩51秒45,孙佳俊的51秒19,始终摸不到世界一线水平(50秒区间)。 用网友的话说:“每次看蝶泳棒都提心吊胆,生怕被对手甩开一个身位。 ”
广东黑马杀出:从自由泳转项,靠转身技术逆袭
陈俊儿是谁? 这位2003年出生的广东小伙,原本主攻自由泳,却因肩伤被迫转练蝶泳。 没想到,这一转竟转出了新天地。
今年全国冠军赛,他在50米蝶泳中以23秒41夺冠,赢了孙佳俊0.05秒。 但更狠的是接力中的100蝶——50秒87的成绩不仅刷新个人最佳(原纪录51秒72),还比李朱濠的全国纪录快了0.09秒。 要知道,李朱濠的纪录诞生于快速泳衣时代(2009年),而陈俊儿这一枪是在禁止高科技泳衣的现行规则下完成的,含金量更胜一筹。
业内人士分析,陈俊儿的突破得益于两点:一是短距离爆发力。 他的50米蝶泳前半程仅用23秒41,甚至接近亚洲顶尖水平;二是转身技术。 比赛中,他的水下蝶泳腿一口气滑出12米,比对手多抢出0.3秒优势。 “他的转身就像装了推进器,瞬间就能拉开差距。 ”一位现场教练感叹。
数据说话:这一枪到底多厉害?
横向对比,陈俊儿的50秒87放到2023年福冈世kjfa.lflgjg.org.cn|sdalf.gggaggag.org.cn锦赛能排进决赛前六,仅次于美国名将德雷塞尔(50秒14)和匈牙利“蝶王”米拉克(49秒68)。 而在亚洲范围内,这一成绩也逼近日本选手本多灯(50秒76)和濑户大也(51秒53)的顶尖水准。
纵向看,中国男子混接蝶泳棒次此前从未有人游进51秒。 巴黎奥运会上,孙佳俊的51秒19已是历史最佳,而陈俊儿直接把纪录线往前推了0.32秒。 用网友的话说:“别人进步按0.1秒算,他直接跨出一大步! ”
更关键的是,陈俊儿的出现让中国队有了更多选择。 过去,孙佳俊和王长浩的成绩波动较大,国际大赛时常掉到51秒5开外。 而陈俊儿此次稳定输出50秒区间成绩,意味着中国混接终于不用“拆东墙补西墙”了。
幕后故事:从肩伤低谷到逆袭救星
陈俊儿的爆发绝非偶然。 2022年,他因肩伤险些退役,教练组一度建议他改练短距离自由泳。 “那时候每天训练完肩膀都像针扎,连抬手都困难。 ”他在采访中回忆。
转攻蝶泳后,他花了整整两年打磨技术。 为了强化水下腿,他每天加练200次蹬壁出发;为了控制节奏,他反复研究濑户大也的比赛录像,甚至把触壁动作精确到帧。 “别人觉得蝶泳累,但我发现只要节奏对了,反而比自由泳省力。 ”他说。
这份执着最终换来回报。 2023年,他打破尘封15年的男子200米蝶泳全国纪录(1分54秒16);2024年短池世锦赛,他又游出1分49秒的新纪录。 而这次100蝶的突破,彻底坐实了他“救星”的身份。
对手服气:孙佳俊赛后主动拥抱
决赛当晚,当陈俊儿触壁瞬间,现场大屏幕显示50秒87的成绩,湖北队孙佳俊直接愣在原地——两人此前的50米蝶泳对决仅差0.05秒,而这次100蝶,陈俊儿竟甩开他0.82秒。
赛后,孙佳俊主动上前拥抱陈俊儿:“你这枪太狠了! 我拼了命游也追不上。 ”这一幕被镜头捕捉到,网友调侃:“这是被打服了啊! ”就连国家队教练都坦言:“陈俊儿这一枪,直接把中国混接的天花板顶高了。 ”
技术流解析:他的优势在哪?
陈俊儿的教练透露,他的核心竞争力在于“节奏控制”。 普通选手游100蝶时,后半程容易因体力下降导致动作变形,而陈俊儿通过调整划频,全程保持每50米25-26次动作的稳定节奏。 “他的每一桨都像用尺子量过,几乎不浪费任何力气。 ”
此外,他的心理素质也被重点提及。 2023年世锦赛200蝶预赛失利后,他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在全国赛打破纪录;这次接力对决,他明知孙佳俊紧追不舍,依然敢在最后15米全力冲刺。 “这种大心脏,正是中国队最需要的。 ”一位解说员评价。
发布于:安徽省